编者按:主题教育活动、专题党课、交流研讨……我校各二级基层党组织开展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活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广泛深入开展,切实引导广大党员、师生接受党史教育和精神洗礼,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真正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歌颂红色经典 献礼建党百年 人文学院承办2021年文化艺术节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朗诵比赛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回顾建党百年峥嵘岁月,6月15日,由校团委主办、人文学院承办的2021年文化艺术节“歌颂红色经典 献礼建党百年”红色经典朗诵比赛在巫山路校区举办。
经过前期预赛选拔,10名选手脱颖而出。决赛现场,选手通过抽签决定朗诵篇目,展开精彩角逐。《船》《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红铁》《可爱的祖国》《党旗下》等一首首红色经典作品,伴随着选手们铿锵有力、声情并茂的诵读,跨越时空传递着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经过紧张的比拼,人文学院20级编导二班李知凌获得冠军;理学院20级数一班王子恒等3名选手获得亚军;化工与材料学院20级应化班许陈晨等6名选手获得季军。
活动旨在引导青年学生以青春之声讲述百年党史,通过朗诵传承红色基因,体悟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有力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开展“百年党史 经典传承”学习党史经典诵读活动
6月16日,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党委师生党支部联合开展“百年党史 经典传承”学习党史经典诵读主题党日活动。全体师生党员参加活动。
活动在电气工程系教工党支部选送的平型关大捷纪念碑碑文《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中拉开帷幕。在鞠金涛老师的诵读声中,大家体会到在民族存亡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将士前仆后继、浴血奋战,赢得了抗战史上的第一次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增强了全国人民和各爱国武装力量坚持抗战的信心和决心。
“常州三杰”之一的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在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革命斗争中献出了年轻生命,他与爱妻杨之华的爱情一直被传为佳话。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党支部戴峤喆朗诵的作品——瞿秋白1929年7月在旅途中写给妻子的信《将你要写的话,写在书上,等我回来看》,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珍贵的革命爱情。
自动化教工党支部周培培老师诵读的《淮海战役纪念碑碑文》再现了伟大的淮海战役场景。此役的胜利是毛泽东同志伟大军事思想的光辉体现,是人民解放军和广大人民艰苦奋斗、英勇善战的结果。
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烈士写给儿子的绝笔信,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也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信中的一字一句都透着一位母亲对孩子的不舍和眷恋,信里的字字句句更体现了一位革命者为国捐躯前视死如归的从容。信息工程系教工党支部侯东东老师带来的《赵一曼写给儿子的信》催人泪下、感人肺腑,将整场诵读活动推向高潮。
电子科学与技术系和电工电子教学部教工党支部杜玉华老师朗诵的《沁园春·长沙》,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青年毛泽东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自动化专业学生党支部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党支部选送的《追梦》《党旗下》完美诠释了青年学子对党和祖国的忠诚信仰和美好追求,他们用声音礼赞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就。
一封封红色家书,一首首革命诗词,一篇篇肃穆碑文……朗诵者们声情并茂,或激情高昂、或娓娓道来、或扣人心弦,他们讲述党史、歌颂祖国、赞扬英雄,唱响爱党爱国爱人民的主旋律,他们精彩的表演赢得了现场的阵阵掌声。
院党委书记李俊生在总结时指出,通过广大师生党员喜闻乐见的形式推进党史学习、弘扬优秀传统、传承红色经典,是党史学习教育的创新之举。他表示,这次活动既是一次诵读会,更是一场激情澎湃、奋发向上的革命洗礼与红色教育。他希望大家都来参与传颂红色经典,将红色基因代代传承下去。
又讯 6月17日,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举行集中学习研讨,专题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给江苏省淮安市新安小学少先队员的回信精神。
李俊生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题领学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他从党的十八大实现了中央领导集体的新老交替,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取得重大成就等十二个方面,详细阐释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谋篇布局,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高静以《鉴往知来,传承实干》为题领学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她表示,在学生工作中将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在领会运用党的创新理论中推动工作,思考百年党史如何融入学生教育与发展,努力将丰富的党史资源有效转化为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鲜活教材,教育引导学生从红色资源中探寻前行方向,学史力行,追寻中国梦,做新时代的开拓者、奋进者和践行者。
蔡纪鹤、鲍静益、曹艳楠作主旨发言。其他与会人员作交流发言。
会上还对各支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志愿服务活动、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研究、进一步用好红色资源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淮安新安小学少先队员重要回信精神深化党史学习教育等工作进行了布置。
经济与管理学院开展“跟着文物学党史”实践活动
为进一步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好用活红色资源”的要求,经济与管理学院于近期组建了“跟着文物学党史”实践项目小组,在常州市文保中心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走访调研常州红色资源,开展“跟着文物学党史”活动。
6月19日,该院党委书记张巧凤带领项目组部分成员赴武进洛阳镇王诤故居,追寻王诤将军“半部电台起家,一生征战为民”的传奇人生。大家参观了王诤故居,看到了王诤在红军部队最初使用的半部电台,更听到了这半部电台背后惊心动魄的红色电波故事和常州第二无线电厂“六个中国第一”的辉煌历史。
随着党史学习教育的进一步深入,本项目小组还将继续走访调研常州地区的红色遗址和文物,追寻和赓续文物背后生动的党史故事和蕴含的革命精神。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开展“观红色电影 忆百年辉煌”主题教育活动
6月19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组织开展“观红色电影 忆百年辉煌”主题教育活动,集中观看红色经典革命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校党委委员、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熊焱生,副院长夏天静及学院全体党员、思政课教师共同观影。
《永不消逝的电波》以“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的李白烈士革命事迹为原型,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我党隐秘战线的真实故事,讲述了李白夫妇在上海的对敌斗争生涯。李白夫妇每天行走在生死边缘,秘密用电波传递情报,奋斗在没有硝烟的战场第一线。在上海解放前夕,李白被捕牺牲,年仅39岁。
《永不消逝的电波》展现了共产党人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为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党史教育课。大家表示,要向革命先烈学习,不忘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积极推进思政课教学创新、教研科研和社会服务,肩负起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神圣职责,落实好服务地方、服务社会的重要任务,为建设一流应用技术大学作出新贡献,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各二级单位/供图 党委宣传部 周绍萍/整理 王萍霞/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