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进行时 | 规范运作、信息共享、协同创新——二级学院落细落实“薛家共识”之电气信息工程学院篇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1-05-25浏览次数:1746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积极落实学校“一院一镇、百团百企”行动2.0版“薛家共识”相关要求,坚持产教融合、科教协同,不断推出新举措,打造产教融合特色。常州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下属相关乡镇(街道、园区)是该院的对接服务单位,一年来,该院多次与经开区政府部门、相关乡镇(街道、园区)及企业交流,推进经开区企业与学院共建实验室,共同申报江苏省重点研发项目、各级各类科学技术奖、重点产业学院。相关产教融合举措与成果得到业内相关专家肯定,并在《光明日报》等媒体上报道,进一步推动了学院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产业学院建设等领域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瞄准常州优势产业,成立电机产业学院

瞄准常州优势产业,该院积极打造专业特色,使各专业的办学方向围绕常州优势产业,各专业的人才培养为常州地方产业服务。常州是全国早期微特电机的发源地,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成为我国三大微电机产业带之一(2017年获批国家火炬智能微电机特色产业基地)。因此,该院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等三个专业始终紧密结合电机产业,建立共商、共建、共享的校政企三方协同发展共同体的理念,利用江苏省智能微电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单位的优势,与江苏雷利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常州祥明智能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常州神力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常州亚美珂宝马电机有限公司、常州翰琪电机有限公司等30余家电机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围绕电机的开发、控制及其信息化应用开展教学与服务,打造专业特色。几年来,与常州亚美柯宝马电机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合建设“江苏省高校特种电机研究与应用重点建设实验室”“常州市微特电机重点实验室”“常州市分马力工程中心”,校企共建实验室8个、产教融合基地15个。与30余家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同研发科技项目100余项,解决技术难题100余项,横向到账经费年均1500余万元。2020年6月,与江苏雷利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常州祥明智能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常州神力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共同成立校级电机产业学院,2021年4月,校企共同申报了2021年省级重点产业学院(电机学院)建设点。

“两业对接、双教融合”校企合作新模式获“校企合作 双百计划”典型案例

多年来,该院与江苏优埃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技服务等多方面进行合作。在实践教学方面,联合实施“校代表+企航师”人才培养新模式,选拔5名骨干教师作为“校代表”进驻企业,同时聘请企业3名技术骨干担任“企航师”开展实践教学。双方共建实验室、实习基地、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场所,并契合常州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需求,共建常州市智能感知与无人机应用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针对智能感知研究方向及学科前沿关键问题,开展创新性研究,获取原始创新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培育产业技术源,实现了高新技术灌输至企业、企业反哺人才培养,有效推进了学科建设水平,提升了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了专业链与产业链无缝对接、产教融合与科教融合相互渗透的“两业对接、双教融合”校企合作新模式。

2020年8月,双方联合申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企合作 双百计划”专业建设案例《“两业对接、双教融合”校企合作新模式》,经过网络专家评审、长沙高博会现场路演展示答辩,该案例获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校企合作 双百计划”提名典型案例。2021年3月,经过专家组双走访活动现场考查,最终被认定为2020年度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校企合作 双百计划”典型案例。

《校企携手 科教协同 产教融合 共育应用型人才》在《光明日报》上报道

常州是中小企业最为活跃和发达的地区之一,中小企业普遍存在高端人才缺乏、创新能力不足的客观情况。该院充分利用高科技人才聚集的优势,与在常企业共建高技术实验室,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与咨询服务等。与常州华达科捷光电仪器有限公司共建激光探测与多源信息融合实验室,以校企共建实验室为空间载体,提炼学科前沿问题,开展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提升教师科研水平和学生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在激光探测与多源信息融合实验室,校企合作开发的红外人体测温系统,采用了红外探测器参数精确配置、高动态红外图像数字细节增强以及单红外图像人脸识别等核心技术,使得企业生产的产品快速定型设计并打入了海外市场,为企业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持。2021年5月,该院撰写的校企合作经验以《校企携手 科教协同 产教融合 共育应用型人才》为题在《光明日报》发表。该文全面报道了该院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积极探索形成的“创新实践一体化人才培养、校企携手融合式科学研究、培训科普多元化社会服务”的产教融合发展新路径。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毛国勇 张燕红/文/摄 产教融合工作办公室 谢金楼/审核)


关闭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