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和“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的部署要求,教育部社科司与人民网联合举办“同上‘四史’思政大课”活动,主要面向全国大学生、思政课教师进行网络授课。
4月24日下午,“同上‘四史’思政大课”第一堂课——同上党史思政大课通过网络视频方式举行,我校高度重视、广泛动员,精心组织全体思政课教师、广大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及师生代表,通过多媒体荧屏、手机、电脑等方式集中观看,并进行讨论,切实引领学生真正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以昂扬姿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努力奋斗。
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全体思政课教师收看“同上党史思政大课”
4月24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全体思政课教师集中收看“同上党史思政大课”,在线认真听取了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赵朝峰教授、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卢勇副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何畏等三位专家所作的专题报告。
三场报告内容精彩、体系完整、逻辑严密,令大家深受启发、深入思考。张建才博士说,赵朝峰的讲座把中国近代革命放在20世纪挽救民族危亡的大背景下展开,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国内形势和五四运动讲起,叙述了中华民族历次民族耻辱和民族危机。诚如任继愈所说,唯有经历过近代中国的苦难,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才能有那么强的翻身感。将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与旧中国的屈辱进行对比,可以更明显感受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之重要性。卢勇的讲座,从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说起,把中国共产党历史放在中华民族致力于伟大复兴的宏大历程中,历述中国共产党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波澜壮阔的历史,使人感受到历史前进的潮流,让人更加确信中国共产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导核心力量。成方老师认为,这是思想深邃、催人奋进的第一课;是砥砺初心、牢记使命的党课;是知史鉴今、观照未来的历史课。对于一名新入职的青年教师来说,这堂课非常及时,有助于提升教学能力。陈璐老师表示,这一堂思政大课,让她清晰感知到,中国共产党人通过不懈艰苦奋斗、砥砺前行,谱写了波澜壮阔的革命曲。作为新时代青年,要学党史、勇担当、办实事、勤作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自己的贡献。卞树明老师表示,历史是一本“活”的教科书。学习“四史”让我们知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让我们认识到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对于党和国家的重要性。作为青年思政课教师,要带领学生一起听党话、跟党走,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坚守初心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努力奋斗。
理学院师生集中观看“四史”思政大课第一堂课
百年党史,百年征程。4月24日下午,理学院师生线上集体观看“四史”思政大课第一堂课。
第一堂课由北京师范大学法学博士赵朝峰、武汉大学历史学博士卢勇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博士何畏主讲。三位老师强调: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青年学生要在学思践悟历史中深刻体悟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通过不断学习,在思想上弄清楚、理解透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要从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中获取继往开来的强劲动力,点燃信仰之光,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行程万里,不忘来路;饮水思源,不忘历史。这次大课使师生们对百年党史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进一步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道路的信心和决心,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自觉把个人志向和国家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实现个人成才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机结合。

化工与材料学院入党积极分子集中参加“同上党史思政大课”学习
4月24日下午,化工与材料学院组织今年的入党积极分子集中参加“同上党史思政大课”学习。其余学生在宿舍进行线上观看。
这节课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维度全面阐述中国共产党百年风雨历程。以“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概括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通过这节课,同学们深刻理解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红色革命精神。
学“四史”,讲“四史”,以史为鉴,让化工学子懂得了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过去,只要理解了昨天、今天以及未来的中国做法和中国作为,自觉维护新时代中国的发展成果,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一定能实现。

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教师党员、学生入党积极分子集中观看“四史”思政大课第一堂课线上直播。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进一步推进“四史”学习教育,4月24日下午,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组织教师党员、学生入党积极分子集中观看“四史”思政大课第一课线上直播。
本次直播由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赵朝峰、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卢勇和南京航天航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何畏担任主讲人。三位老师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形成与传承的百年历程三个方面,讲述了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的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鼓励青年学子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
直播课程结束后,师生们进行了热烈讨论。大家纷纷表示,这堂思政大课鼓舞了斗志、指引了方向。要立足岗位更加奋发有为;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奋勇向前,学好专业知识、练就过硬本领,让青春在建设祖国的事业中闪光。
航空与机械工程学院/飞行学院组织学生参加“同上党史思政大课”集中学习和讨论
4月24日下午,航空与机械工程学院/飞行学院组织团学干部、各社团负责人、部分班干部集中观看“同上党史思政大课”,并进行讨论,感悟党的百年奋斗发展历程,争做新青年。其他学生也以多样化的方式准时参加学习。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学习中,同学们充分认识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应该认真学习党史, 要把党史当作一门必修课学好、学深、学透,自觉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不断坚定理想信念,激发历史担当、情怀、责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
讨论交流环节,同学们表示,要把“四史”学习教育与自身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从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汲取经验智慧,坚定不移跟党走,脚踏实地办实事,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光电工程学院组织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集中收看“四史思政大课”第一堂课
4月24日下午,由教育部社科司与人民网联合举办的“同上‘四史’思政大课”第一堂课开讲。光电工程学院组织全体学生党员、发展对象、部分入党积极分子在线观看直播。其他团支部通过手机端和PC端观看。
本次思政大课的主题是“同上党史思政大课”,三位主讲人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过程,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再到新中国成立以来孕育形成的一个个宝贵精神等方面娓娓道来。从南湖上的那艘红船,到国共第一次合作,到古田会议、遵义会议,再到抗日胜利和夺取全国政权,建立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再到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帮助学生深刻形象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直播结束后,部分同学跟大家及时分享了学习感悟。他们表示党史不仅要学,而且要学好。要把学习党史与推动工作结合起来,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切实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师范学院组织团学干部收看“‘四史’思政大课”第一讲
为营造学习“四史”的良好氛围,发挥团学干部学习“四史”的模范带头作用,提升党史素养和思想政治觉悟,4月24日下午,师范学院团委组织团学干部准时收看“‘四史’思政大课”第一讲。
本次思政大课由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赵朝峰教授、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卢勇副教授、南京航天航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何畏教授担任主讲嘉宾。三位老师分别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形成与传承的百年历程》为题,从不同角度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详细阐释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历程和伟大历史成就,带来了一场震撼人心的精神盛宴。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深受启发、受益颇多,并开展交流讨论,回顾了中国共产党从建党至改革开放以来的百年辉煌奋斗史,感悟了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缅怀了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献出宝贵生命的革命先辈。学生表示,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要以史为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坚定“四个自信”,练好专业本领,勇于砥砺奋斗,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汽车工程学院组织学生党员收看“‘四史’思政大课”第一堂课
4月24日下午,由教育部社科司与人民网联合举办的“同上‘四史’思政大课”第一堂课开讲,汽车工程学院党总支学生党支部全体党员集中收看直播。其他学生在宿舍通过手机端收看。
这节课由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赵朝峰、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卢勇和南京航天航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何畏担任主讲人。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维度全面阐述中国共产党百年风雨,让青年学子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
直播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学习“四史”让大家树立正确的三观,用历史的眼光认识发展规律、把握前进方向,使大家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激发爱国情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经济与管理学院组织观看“‘四史’思政大课”第一课
4月24日,由教育部社科司统一安排,全国大学生“同上四史思政大课”系列课程第一课开讲。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组织入党校积极分子集体观看,院团委组织“秋白班”创建班级20级财三班集体观看,其他各班级团支部以团课或团日活动形式,组织同学通过手机端观看直播。
本次思政大课主讲嘉宾分别是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赵朝峰教授、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卢勇副教授、南京航天航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何畏教授。他们分别围绕“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形成与传承的百年历程”主题,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给全国大学生带来了一场思想和精神上的饕餮盛宴。
该院将“同上‘四史’思政大课”与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号召全体学生参加,使学生学史、明史、悟史,从中汲取奋进力量,争做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直播结束后,同学们进行交流讨论。大家纷纷表示,将在青春美好年华不断充实自己,学好专业知识,锤炼思想品格,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让青春绽放最美丽的色彩。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组织团员和团学干部收看“同上党史思政大课”
4月24日下午,电气信息工程学院组织团员和团学干部收看“同上党史思政大课”。
大课由“你眼中的中国是什么样的”“提到英雄你想到什么”等提问切入,北京师范大学赵朝峰教授、武汉大学卢勇副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何畏教授担任主讲人,分别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 “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和百年历程传承”等主题,讲述不同时期的革命精神,如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特区精神、抗疫精神等等。三位老师的课程非常精彩,为学生们带来一场思想盛宴。
课程结束后,活动负责人王泽鹏组织安排学生述说观看感悟,同学们纷纷表示对党的历史有了进一步了解,学好“四史”,能不忘来时路,看清脚下路,坚定未来路。

外国语学院组织团学干部“同上党史思政大课”
4月24日下午,外国语学院团委组织团学干部集中观看“同上党史思政大课”,赓续红色血脉、担当时代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心聚力、接续奋斗。
北京师范大学赵朝峰教授讲述了党在建立初期砥砺前行的奋斗革命史。卢勇教授从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等方面介绍了党在建立新中国后的不断探索。何畏教授则从党的建设方面向大家传递党的精神火炬。
大课促进学生干部进一步学习党史知识,深入了解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重温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恢弘史诗中明理、增信、崇德、力行,以信仰之光照亮前行之路,用如磐初心凝聚奋斗伟力,不断增强党性意识,更加坚定自觉地为党的事业而奋斗。
离退休工作办公室党支部全体党员在线收看“同上‘四史’思政大课”第一堂课
4月25日,离退休工作办公室党支部全体党员在线收看“同上‘四史’思政大课”第一堂课。
第一堂课是“同上党史思政大课”,由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赵朝峰教授、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卢勇副教授、南京航天航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何畏教授主讲。他们分别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形成与传承的百年历程》为题,开讲百年党史发展历程。帮助党员们回顾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进程,坚定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离退休工作办公室主任兼党工委书记、党支部书记陈勇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认真学习、深刻领悟并自觉践行党史课的丰富内涵和思想精髓,通过校关工委,更好组织老同志助力人才培养,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离退休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张晓表示,通过对“四史”的学习,进一步了解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经受的苦难,也懂得了党带领全国人民求解放求幸福的艰辛,尤其是党的初心和责任感让人肃然起敬。今后,要把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动力,尽心尽责地做好老同志工作。
据悉,“同上‘四史’思政大课”活动共有四堂课,其他三堂“同上新中国史思政大课” “同上改革开放史思政大课” “同上社会主义发展史思政大课”将分别于5月9日、15日、22日的下午同一时段进行。
(相关二级学院/供图 党委宣传部 周绍萍/编辑 王萍霞/审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