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举办新文科背景下外语专业建设发展研讨会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0-12-17浏览次数:1830

12月16日下午,外国语学院举办新文科背景下外语专业建设发展研讨会。常州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市社科院院长朱明辉,市外办副主任沈炼、欧非处处长闵如玉,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薛国民、罗马尼亚阿拉德省政府中国事务代表开德根、罗马尼亚特尔美亚洲公共事务官员柯林·安德雷、罗舍常州旅游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顾颂龄,以及副校长张兵、教务处处长邹一琴、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王文琴受邀参加活动。外国语学院院长李静主持活动。

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刘一鸣致欢迎词。他简要介绍学院的发展历史及“十三五”期间学院在专业建设方面开展的工作;指出培养适应区域发展的外语人才,是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外语人才培养的新课题;感谢嘉宾们对学院事业发展的支持。他希望以教育部新文科建设为契机,加强与相关领域专家的交流,增强国际视野,提升人才培养的国际竞争力;增强为地服务,培养产教融合的高素质人才。

副院长朱江介绍了学院的专业建设发展思路,表示学院经过多方调研,拟增设“英语+罗马尼亚语”“英语(师范)”两个新方向,希望在内涵发展、多元发展及创新发展方面得到专家们的指导。

与会专家围绕英语专业两个新方向的增设发表建议和意见。就“英语+罗马尼亚语”专业方向,沈炼、开德根、柯林·安德雷等认为,罗马尼亚资源丰富、发展势头强劲,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重要合作伙伴。在中罗友好交往的过程中,目前语言人才的缺口很大,就业前景光明。同时,新专业方向也能很好地顺应全球化需求。就“英语(师范)”专业方向,薛国民认为,外国语学院在英语师范生的培养方面有深厚的办学基础,之前已为常州、无锡等地输送了诸多优秀教育人才,当前中小学英语师资紧缺,如能恢复该专业方向,对地方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将是一大好事。

邹一琴认为,拟办的两个新专业方向要从产业需求出发,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王文琴表示,《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要求探索建立“外语+”“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大力培养“一带一路”建设急需的“一精多会、一专多能”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外国语学院应顺势而为,积极对接业界的人才需求,做好培养方案。

朱明辉从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出发,从新使命、大格局,新文科、大外语,新规划、大融合三个层面阐述了外语人才的培养目标、实现路径,希望外国语学院加强顶层设计,做好规划,呼应社会需求,高质量服务常州地方经济,为常州国际化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张兵肯定了外国语学院的专业建设思路,同时指出外语专业要适应新形势,新增专业方向要进一步厘清思路,强化目标导向,坚持能力标准,办出质量、办出特色、办出实力。同时为柯林·安德雷颁发了外国语学院兼职教授聘书。

会前,柯林·安德雷为外国语学院学生作了题为《罗马尼亚历史与中罗关系》的学术讲座。

(外国语学院 朱月兰 刘一鸣/文 刘爱婷/摄 刘一鸣/审核)

关闭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