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骨干教师参加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与创新研讨会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0-08-15浏览次数:1469

8月15日,“疫情下的中国与世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研讨会在南华大学召开。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骨干教师在线参会,共同研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课题。

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院长冯刚教授应邀在线为思政课教师作题为《激发高校思政课创新发展的深层动力》的主题报告。他从充分释放思政课教师创新创造活力、激发大学生学习成长的内生动力、形成思政课主导型主体性统一的动力叠加效应等三个方面阐释了高校思政课创新发展动力系统。

重庆师范大学邓卓明教授、兰州大学王学俭教授、武汉大学佘双好教授、中山大学李辉教授、南华大学高山教授、北京科技大学彭庆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邢国忠教授、安徽师范大学王习胜教授、浙江大学代玉启教授先后从理论层面到实践层面进行了主题发言,围绕“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增强四种能力”、“全球抗疫背景下的爱国主义”、“疫情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引导应对策略”、“战疫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疫情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守正创新”、“大学生疫情防控思政专题慕课的设计与实施”、“新冠肺炎疫情的网络舆情走势及启示”、“在深刻把握“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中开展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素养——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切入点”等主题分享研究心得。人民网公开课总监盛卉做了题为“全媒体时代下的数字马院建设”主题介绍。

校党委委员、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熊焱生指出,组织骨干教师参加全国性线上高水平研讨会,既让老师们开阔了视野,又给老师们提出了思考。他希望,今后思政课老师要主动学习交流、积极参与研讨,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结合深入贯彻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结合基于产教融合的课程思政建设和思政课程教学改革,用心用情思考和谋划新学期的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把铸魂育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在这场抗疫“大考”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交出了令世界瞩目的优异答卷,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鲜活的素材。为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思想道德建设专业委员会、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南华大学联合举办了本次研讨会。据悉,来自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领导和老师6500余人次在线收看了研讨会。



(马克思主义学院 夏天静/文摄 熊焱生/审核)


关闭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