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扰乱了正常授课秩序,但这难不倒老师和学生,其中包括我校的4名语言外教,当得知线下教学转为线上教学后,无论身处国内或国外,都积极行动起来,与国内师生沟通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克服重重困难,精心制定了详细的网络教学计划和方案。
4名外籍教师本学期共承担了6门日语课程和25门英语课程,其中,英语课程涉及外国语学院、师范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周课时达62节。
线上授课问题多,外教巧应对
外教线上授课困难主要有三点:一是教学平台问题,需要在短时间内确定合适的教学平台;二是教材问题,学生手中没有教材;三是时差问题,除了一名外教在常州,其他三名外教分别在日本、美国和南非,他们需要克服时差,在中国时间准时授课。
外教没被困难难倒。他们积极与中国师生协商,迅速建立微信群或者QQ群,在合作教师的帮助下尽快熟悉软件功能,综合使用语音、图片、视频文件确保课堂效果。他们制作线上课程指南和教学计划,帮助学生尽快熟悉上课流程。外教William想到学生没有教材,贴心地拍摄教材发送给学生,还将搜集来的学习音频剪辑成适合的大小以方便上传。外教ALFED身在南非,在当地时间凌晨两点、北京时间上午八点,准时上线,精神饱满地给学生上课。外教LEE身在美国,常常上完课已是深夜。日语外教谷崎充承担着日语写作的课程,他不厌其烦地在线修改每位学生的习作,用红色标注修改意见后再反馈给学生。
一节线上课之前需要花费时间搜集编辑学习材料;课上需要熟练使用软件一边展示教学内容,一边关注屏幕上滚动的字符表情,以及时根据学生的反应调整教学进程;课后需要在线上批改反馈学生作业。这样的线上课程,对外教确实是一项挑战,他们纷纷表示,过程虽然辛苦,但是看着学生们跳动的字符,可爱的表情,他们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学生积极响应,勤学苦练不敷衍
线上课程开始前,有外教担心,缺少了面对面互动的语言课堂会大打折扣。然而,他们惊喜地发现,学生们在课上通过文字、语音和表情积极回应老师的授课,甚至一些平时在线下课堂讷于言辞的学生,都能尝试参与互动了。学生们线上认真听课,积极发言,课后作业不敷衍,及时拍照上传。课间他们关切地询问外教近况,与外教聊文化,千山万水阻隔不了师生情。
疫情期间,国际交流合作处密切关注外教行踪,及时向外教传达疫情防控最新进展,外教们也通过各种渠道密切关注着中国的疫情发展,都盼望着能早日回到他们热爱的课堂。我校外教教研室副主任澳大利亚籍外教 William Ronald 是唯一一名假期在常州的外教,他见证了中国政府和人民为抗击疫情做出的努力和牺牲,他相信中国一定能取得胜利,希望师生们能早日重返学校。
(国际交流合作处 王雅晴 外国语学院 邓平平/文/图 国际交流合作处 王文琴/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