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学校的“综合改革年”。这一年,在学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全校师生员工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力推进事业发展提质增效,瞄准一流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目标,以不懈奋进的姿态,奋力开创新局面,各项事业取得喜人成绩,实现了“十四五”规划的良好开局。
01
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党的建设更加坚强有力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重要讲话精神、“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省市党代会精神,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师生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以“六专题一实践”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耳入脑入心,汲取干事创业的智慧和力量。践行“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落实7项惠民实事。西夏墅 “红色基因传承”系列项目取得“七个一”成果,“常小燕”大学生理论宣讲团让党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原创红色话剧《五月端阳》获江苏省紫金文化艺术节大学生戏剧展演长剧类三等奖。
02
巡视巡察整改落细落实,强化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
持续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提高政治站位,以高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全力配合省委巡视,党委主动接受省委巡视组全面的“政治体检”,贯彻“四个融入”,以最高的标准、最严的要求、最实的作风、最硬的措施,不折不扣抓好整改落实,切实把巡视工作的成效转化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结合省委巡视反馈意见,围绕“四个落实”,对五个基层党组织开展了第三轮校内巡察,切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03
唱响奋进主旋律,开启“十四五”新征程
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关怀下,召开galaxy银河官网创新发展暨理事会成员会议,谋划学校“十四五”时期创新发展。学校切实履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紧紧围绕常州“532”发展战略,对“十四五”时期事业发展和2035年远景目标作出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制定《galaxy银河官网“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和《galaxy银河官网建设一流应用技术大学实施意见》,为学校未来五年以及更长时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04
思政工作迈出新步伐,立德树人成效显著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化思政课改革,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推动课程思政建设,获批1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以学校辅导员发展中心为平台,深入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2020年全省学生资助绩效评价“优秀”,连续第9次获省学生资助绩效评价“优秀”。开展“万生进千企 百家进校园”双进行动,2021届毕业生就业率95.04%,位列全省同类高校前列,留常率位居在常高校前列。在2021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镜头中的三下乡”活动中,两个实践团队获评“优秀视频团队”。2位学生获“常州好青年”荣誉称号。
用红色文化浸润校园。围绕“常州三杰”红色文化品牌打造,建设“常州三杰”教育研究中心和“常州三杰”情境教室,开展“三杰班”创建,举办“回眸辉煌百年 品味红色经典”为主题的第十八届校园读书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汇演、“百年党史青春说”大学生宣讲比赛等活动。荣获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高校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二等奖、第二届全国大学生中华经典美文诵读大赛金星作品奖、江苏省第五届紫金合唱节优秀演唱奖。
05
办学资源不断拓展,新校区二期工程稳步推进
完成了二期工程项目建议书审批及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节能评审、社会稳定性评审通过审查,设计方案已通过新北区资规局审查。完成了二期工程方案设计、2.1期工程初步设计、2.1期工程地质勘察,勘察报告已通过审图中心审查。完成了方案及相关工作的招标。
06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硕果累累
推进一流专业建设,新增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使省级及以上的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达28个,占全校招生专业数的60%。截止2021年12月,学校7个专业工程认证取得突破,其中通过工程认证专业3个。2021年新增省一流课程19门。截止2021年12月,共认定国家级一流课程4门、省一流课程25门、校一流课程89门,覆盖全校所有学科门类。
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47项,入选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校企合作 双百计划”优秀案例2项、教育部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优秀案例2项。获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高校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二等奖1个。创新创业教育竞争力增强,共获国家级奖励146项。全国高校创新创业竞争力排行榜跃居全国189名,位列江苏高校21名。
07
项目成果稳步增长,学科科研迈上新台阶
以申硕学科建设为统领,持续推进科技成果培育,加速形成高水平学术团队和科技创新平台。4个省“十三五”重点建设学科全部通过教育厅验收,4个学科获得“十四五”江苏省重点学科立项。获批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工程研究中心1个、江苏省科学技术奖3项、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1项。获国家基金项目13项、省部级项目36项、省科技进步奖3项。文科高级别科研项目立项取得新突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系列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立项15项,3篇调研报告获市领导批示。
08
为地服务向纵深发展,产教融合持续推进
做优“一院一镇”社会服务品牌,全面推进“一院一镇、百团百企”行动2.0版。智能制造产业学院获批国家级首批50个现代产业学院之一,电机产业学院获批省级重点产业学院建设点,获批2021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成功申报国家“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储备项目“中德亚琛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全校102个科研服务团队,共深度对接42个乡镇(街道、园区)、600多家企事业单位,签订横向科研项目637项,到账金额1.32亿元。
09
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师资队伍建设开创新局面
全年签约高层次人才120人,其中引进74人、在职培养5人,新增高级职称教师45人。专任教师数逾1000人,双师型占比达52%,博士比46%。入选省级人才工程16人、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1个、获批省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重点平台建设项目1个,8位科技企业家获批江苏省本科类产业教授,46人入选江苏省科技副总,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获批“十四五”高校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重点平台建设项目1个。2021年,学校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中名列第23位,江苏省第2名。
10
规范管理精准有力,织密平安校园防护网
学校综合管理持续优化,大力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完善细化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定期开展突发疫情应急演练活动,不断强化疫情防控安全责任意识,规范处置流程。开展网格化管理,落实“四早要求”,坚持“日报告”“零报告”制度。组织校内疫苗集中接种共计2.7万余人次,全年集中核酸检测约 3.1万人次。扎实做好公共卫生服务保障工作,有序推进公共卫生健康教育。荣获“常州市消防安全管理先进单位”。
(党委宣传部 王超/图文统筹 王萍霞/审核)